⒈ 谓调味。古以盐、梅调味,因以“和鼎”指盐、梅。
⒉ 比喻辅佐君主的宰臣。
⒈ 谓调味。古以盐、梅调味,因以“和鼎”指盐、梅。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等》:“芳越薰椒,味超和鼎。”
石声汉 注:“盐、梅。”
⒉ 比喻辅佐君主的宰臣。参见“和羹”。
引《魏书·任城王澄传》:“臣诚才非臺弼,智闕和鼎。”
唐 张九龄 《敕赐宁王池宴》诗:“徒参和鼎地,终谢巨川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