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王弼注:“立诚笃至,虽在暗昧,物亦应焉。”孔颖达疏:“处于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⒈ 后以“鸣鹤之应”比喻诚笃之心相互应和。
引《易·中孚》:“鹤鸣在阴,其子和之。”
王弼 注:“立诚篤至,虽在闇昧,物亦应焉。”
孔颖达 疏:“处於幽昧而行不失信,则声闻于外,为同类之所应焉。”
明 张居正 《<玉林清赏诗>序》:“迺今穴居名彦,大夫垂访,诸君感鸣鹤之应,邕邕焉,鏘鏘焉。夫亦行古之道也。”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