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尺牍 [ chǐ dú ] ⒈ 长一尺的木简;信札。 例 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汉书·陈遵传》 寄长怀于尺牍。——杜笃《吊比干文》 英 correspondence (of an eminent writer); 引证解释 ⒈ 长一尺的木简。古代用以书写。 引 《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及寝病,帝驛马令作草书尺牘十首。” 李贤 注:“《説文》云:‘牘,书版也。’盖长一尺,因取名焉。” 《三国志·魏志·胡昭传》:“胡昭 善史书,与 钟繇、邯郸淳、卫顗、韦诞 并有名,尺牘之迹,动见楷模。” 《文选·谢瞻<王抚军庾西阳集别作>诗》:“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牘。” 李周翰 注:“言一尺之版,不可尽其情也。” 明 徐渭 《会稽县志诸论·山川论》:“一圣君、一贤相,书天下九之一之山川,不满一尺牘;今志 会稽 者,书天下千之一之山川,乃累数十纸而未终。” ⒉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函件 [ hán jiàn ] ⒈ 信件。 例 收到一封紧急函件。 英 letters; 引证解释 ⒈ 信件。 引 郭希仁 《从戎纪略》:“文牘函件,每日无虑五六十起。” 阿英 《流离》:“得到一通紧急的函件,我们不得不在今天离开此地了。” 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烧毁朋友的函件,是理所当然,情有可原,谁也不会以为非礼的。” 国语辞典 函件 [ hán jiàn ] ⒈ 书信。 例 如:「普通函件」、「挂号函件」。 近 信札 英语 letters, correspondence 德语 Korrespondenz (S), Schreiben (S) 法语 courrier, lettre, correspondance
意思解释:信件 书信 竹简 信札 书函 尺牍 书札 书翰 书简 尺素 尺简 翰札 简牍
意思解释:信件 书信 竹简 信札 书函 尺牍 书翰 书简 书牍 尺素 尺简 翰札 简牍
意思解释:名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书信 [ shū xìn ] ⒈ 信。 例 常有书信往来。 英 letter; 引证解释 ⒈ 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引 《晋书·陆机传》:“我家絶无书信,汝能齎书取消息不?” 《南齐书·鱼复侯子响传》:“臣累遣书信唤 法亮 渡,乞白服相见。”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六:“一日,公厅肃客,有急足声。喏云:某知州府有书信,今且往某州下书,回途却请回信。” ⒉ 指信札。 引 唐 王驾 《古意》诗:“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清 沉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余鎸‘愿生生世世为夫妇’图章二方;余执朱文, 芸 执白文,以为往来书信之用。” 冰心 《晚晴集·空巢》:“虽然我在中部,他在西部,我们却是书信不断。” 国语辞典 书信 [ shū xìn ] ⒈ 往来通问的信件。 引 《三国演义·第三〇回》:「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信件 [ xìn jiàn ] ⒈ 书信。 例 商业信件应当用打字机打出为好。 英 letter; mail; ⒉ 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英 correspondence; 引证解释 ⒈ 邮递或带交的函件。多指书信。 国语辞典 信件 [ xìn jiàn ] ⒈ 书信、函件。 例 如:「邮差每天都会处理很多信件。」 近 信札 书信 英语 letter (sent by mail) 德语 Brief, Briefsendung, Zuschrift, Drucksache (S), Post, Poststück (S) 法语 lettre, courrier
意思解释:信件 信件是孙鸣灿演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情伤声线,以声传情、抑扬舒缓、琉璃炫目的个性化节奏,饱富情感、深情流露的情绪化嗓音,用声音感动您的心灵。 基本解释 信件 xnjin (1)[letter;mail]∶书信 商业信件应当用打字机打出为好 (2)[correspondence]∶通信者之间互相写的信 辞典解释 信件xìnjiànㄒㄧㄣˋㄐㄧㄢˋ 书信、函件。 如:「邮差每天都会处理很多信件。」 近义词 信札,书信也称为「信札」。 英语letter(sentbymail) 德语Brief,Briefsendung,Zuschrift,Drucksache(S),Post,Poststück(S) 法语lettre,courrier 网络解释 信件 信件是孙鸣灿演唱的一首歌曲,这首歌情伤声线,以声传情、抑扬舒缓、琉璃炫目的个性化节奏,饱富情感、深情流露的情绪化嗓音,用声音感动您的心灵。
意思解释:基本解释 网络解释
意思解释:函件 hnjin[letters] 信件收到一封紧急函件 基本解释 函件 hnjin [letters]信件 收到一封紧急函件 辞典解释 函件hánjiànㄏㄢˊㄐㄧㄢˋ 书信。 如:「普通函件」、「挂号函件」。 近义词 信札 英语letters,correspondence 德语Korrespondenz(S),Schreiben(S) 法语courrier,lettre,correspondance 网络解释
意思解释:竹简 竹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也指写了字的竹片。战国至魏晋时代的书写材料。是削制成的狭长竹片(也有木片,称木简),牍比简宽厚,竹制称竹牍,木制称木牍。均用毛笔墨书。册的长度,如写诏书律令的长三尺(约67.5cm),抄写经书的长二尺四寸(约56cm),民间写书信的长一尺(约23cm),因此人们又称信为“尺牍”。在湖南长沙、湖北荆州、山东临沂和西北地区如敦煌、居延、武威等地都有过重要发现,其中居延出土过编缀成册的东汉文书。 基本解释 竹简 zhjiǎn [bambooslipusedforwrittingon]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 辞典解释 竹简zhújiǎnㄓㄨˊㄐㄧㄢˇ 竹片。古代纸未发明前,将竹剖削成片,在上面刻写文字,称为「竹简」。 《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 网络解释 竹简 竹简,古代用来
意思解释:信札 信札,拼音xìn zhá,是指书信,信件信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这本底稿在 云岫 是非常秘密的,内中都是代人家谋占田产,谋夺孀妇等种种信札,与及诬揑人家的呈子。最好先看几本信札收藏的书,像《珠还记幸》、《近现代文化名人墨迹选》、《字字玑珠》、《明清尺牍》等。有时会遇到一人写的多通信札,只要价格便宜就可以全部吃下,这样既可以保持信件的连续性、完整性,也可留下最好的,剩余的与同道互通有无。因为史料文献价值的高低与信札手稿的直接作者、书写内容息息相关。 基本解释 信札 xnzh [letter]书信 辞典解释 信札xìnzháㄒㄧㄣˋㄓㄚˊ 书信、函件。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却说王总办送出金子香,回到卧室,检点来往信札,内有上海寄来他姪儿的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五回》:「这
意思解释:尺牍 尺牍是一个词语,读音为chǐ dú,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但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 基本解释 尺牍 chǐd [correspondence(ofaneminentwriter)]长一尺的木简;信札 与人尺牍,主皆臧去以为荣。《汉书陈遵传》 寄长怀于尺牍。杜笃《吊比干文》 辞典解释 尺牍chǐdúㄔˇㄉㄨˊ 尺牍,本指古代书写用的木简,后借指书信。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草隶兼善,尺牍必珍。」 唐.杜甫〈上韦左相二十韵〉:「聪明过管辂,尺牍倒陈遵。」 近义词 函牍
意思解释:书札 书札,指书信。见《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基本解释 书札 shūzh [letter]书信 见有书札托我回复 辞典解释 书札shūzháㄕㄨㄓㄚˊ 书信。 唐.李白〈苏武〉诗:「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太史慈得脱,星夜投平原来见刘玄德。施礼罢,具言孔北海被围求救之事,呈上书札。」 近义词 书函,书柬,书信 网络解释 书札 书札,指书信。见《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
意思解释:书牍 书牍,汉语词汇。 拼音:shū dú 释义: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 基本解释 书牍 shūd [letter]书信 书牍盈案 辞典解释 书牍shūdúㄕㄨㄉㄨˊ 信札。 《南史.卷五七.范云传》:「书牍盈案,宾客满门。」 近义词 书函,书柬,书信 网络解释 书牍 书牍,汉语词汇。 拼音:shūdú 释义:简牍书信之类的总称。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