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刀笔 [ dāo bǐ ] ⒈ 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例 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 长于刀笔。 刀笔吏。 英 writing of indictments; pettifogge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书写工具。古时书写于竹简,有误则用刀削去重写。 引 《史记·酷吏列传》:“临江王 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 都 禁吏弗与。” 《后汉书·刘盆子传》:“酒未行,其中一人出刀笔书謁欲贺,其餘不知书者起请之。” 李贤 注:“古者记事书於简册,谬误者以刀削而除之,故曰刀笔。”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序》:“杜元凯 言,德者非所企及,立言或可庶几。故户牖悬刀笔,而有述作之志矣。” 清 沉涛 《交翠轩笔记》卷一:“古人刀以书竹简,笔以书縑帛,刀笔自是二物。” ⒉ 借
意思解释:刀笔 刀笔,旧时公牍称“刀笔”。指写字的工具;借指文章。多用作贬义。 见《史记·酷吏列传》:“ 临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弗与。” 基本解释 刀笔 dāobǐ [writingofindictments;pettifoggery]古代在竹简上刻字记事,用刀子刮去错字,因此把有关案牍的事叫做刀笔,后多指写状子的事。多用作贬义 临汪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史记酷吏列传》 长于刀笔 刀笔吏 辞典解释 刀笔dāobǐㄉㄠㄅㄧˇ 古代书写工具,用竹木代纸,用笔记事,用刀削误。 《史记.卷一二二.酷吏传.郅都传》:「临江王征诣中尉府对簿,临江王欲得刀笔为书谢上,而都禁吏不予。」 刀笔吏的简称。参见「刀笔吏」条。 《战国策.秦策五》:「司空马曰:臣少为秦刀笔,以官长而守。」 网络解释 刀笔 刀笔,旧时公牍称“刀笔”。指写字的工具;借指文章。多用作贬义。 见《史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