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伏莽 [ fú mǎng ] ⒈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证解释 ⒈ 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引 《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 唐 李德裕 《授王元逵平章事制》:“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清 黄宗羲 《阎公神道碑铭》:“伏莽一发,必不可支。”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方今伏莽时闻,灾荒频见。” 国语辞典 伏莽 [ fú mǎng ] ⒈ 本为军队藏匿草丛中,后世用以指隐伏的盗匪。 引 《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史臣曰》:「由是攫金有耻,伏莽知非。」 近 盗匪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