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灯谜 [ dēng mí ] ⒈ 贴在灯上的谜语。灯谜是中国民间传统的娱乐活动,多在晚上进行,也叫“灯虎”。现在贴在墙上或挂在绳上。 英 lantern riddles; 引证解释 ⒈ 用精炼词语为谜面粘贴于花灯上(有时也贴于墙上)供人猜射的一种娱乐形式。是一种文义谜,与事物谜的民间谜语略有不同。相传谜格有24种(一说18种)。常用的有卷帘、徐妃、拆字、解铃、系铃、秋千等格。 引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灯谜》引《韵鹤轩笔谈》:“灯谜有十八格,曹娥格为最古,次莫如增损格。增损即离合也……此外復有 苏 黄 谐声、皓首粉底、正冠正履、分心素心、重门垂柳诸格。” 《红楼梦》第二二回:“忽然人报娘娘差人送出一个灯谜来,命他们大家去猜。” 冰心 《超人·离家的一年》:“我和同学们制了许多灯谜。” 国语辞典 灯谜 [ dēng mí ] ⒈ 元宵节时黏
意思解释:灯谜 灯谜又称文虎,猜灯谜,亦称打虎、弹壁灯、商灯、射、解、拆等,但人们都习惯用“灯谜”一称。灯谜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门综合性艺术。 早在夏代,就出现了一种用暗示来描述某种事物的歌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歌谣发展,演变成瘦辞(亦称隐语).当时由于列国分争,有不少游客在进谏时,往往都用隐语道出已见,使君王从中得到启发.国语.晋语记载:有秦客瘦辞于朝,大夫莫之能对也.可见那时的这些瘦辞和隐语,就是我国灯谜的雏形.直至南朝宋文学家鲍照作井.龟.土三个字谜,并以字谜三首收入他的诗集后,才有了谜字一称.。 灯谜是写在彩灯上面的谜语,谜语来源于中国民间口谜,后经文人加工成为谜,它在中国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隐语”或“廋辞”。秦汉时则成为一种书面创作。三国时代,猜谜盛
意思解释:文虎 (词语解释)文虎,拼音:wén hǔ,解释有文饰的虎形器具等。 基本解释 文虎 wnhǔ [phraseriddles]用文句做谜面的谜语;有文饰的虎形器具 辞典解释 文虎wénhǔㄨㄣˊㄏㄨˇ 有文采装饰的虎形饰物。 《续汉书志.卷二九.舆服志上》:「文虎伏轼,龙首衔轭。」 灯谜的别名。参见「灯谜」条。 网络解释 文虎(词语解释) 文虎,拼音:wénhǔ,解释有文饰的虎形器具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