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公约 [ gōng yuē ] ⒈ 机关、团体或街道居民内部拟定的供共同遵守的章程。 例 卫生公约。 英 pact; convention; ⒉ 两个以上国家商量涉及他们共同事务的规定(如有关邮资、版权或战争行动) 例 版权公约。 万国邮政公约。 引证解释 ⒈ 条约名称之一。国际间关于经济、技术或法律等方面专门问题的多边条约,如1874年的《万国邮政公约》、1930年的《国际船舶载重线公约》、1949年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四个《日内瓦公约》。某些重大政治问题的国际条约,也有以公约为名称的。 ⒉ 人民群众基于共同的意愿所制定的共同遵守的章程。如《拥军公约》、《爱国卫生公约》。 国语辞典 公约 [ gōng yuē ] ⒈ 多数国家或公私团体对于特定事项,拟订共同遵守的条约或章程。 例 如:「北大西洋公约」、「华沙公约」。 近 条约 契约 反 私约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合同 [ hé tong ] ⒈ 两人或几人之间、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的各自遵守的条文。 英 agreement; contract; 引证解释 ⒈ 各方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 引 《周礼·秋官·朝士》“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 唐 贾公彦 疏:“云判,半分而合者,即质剂、傅别、分支合同,两家各得其一者也。” 元 无名氏 《合同文字》楔子:“一应家私财产,不曾分另,今立合同文书二纸,各执一纸为照。” 清 翟灏 《通俗编·货财》:“今人产业买卖,多于契背上作一手大字,而于字中央破之,谓之合同文契。商贾交易,则直言合同而不言契。其制度称谓,由来俱甚古矣。” 老舍 《二马》第五段五:“工人们已经和电影厂签了字,定了合同,没法再解约。” ⒉ 和合齐同;齐心协力。 引 《礼记·乐记》:“流而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契约 [ qì yuē ] ⒈ 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英 contract; agreement; 引证解释 ⒈ 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条款、文书。 引 《魏书·鹿悆传》:“契约既固,未旬, 综 果降。” 唐 白居易 《与执恭诏》:“欲求契约,固合允从。” ⒉ 特指由双方依法订立有关买卖、抵押、借贷、租赁、委托、承揽等事项的文书。 引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九:“武寧 节度使 王德用 自陈所置马得于马商 陈贵,契约具在。” 茅盾 《右第二章》四:“旧职工应得的退职金,公司因为困难而牺牲,不能按照原定契约付给了。” 国语辞典 契约 [ qì yuē ] ⒈ 二人以上同意的事项,依据法律习惯,彼此商订互相遵守的条件,而以文字为凭据者。 近 条约 公约 合同 协定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条约 [ tiáo yuē ] ⒈ 由授权代表正式签字、得到国家合法权威批准的在两个或更多的政府当局(如国家或君主)之间签署的契约。 英 treaty; pact; 引证解释 ⒈ 条例,规章。 引 唐 司空图 《唐故宣州观察使检校礼部王公行状》:“公举奏条约,给官緡以僦水工,自是行役不淹,人遂安逸。” 宋 苏舜卿 《上范希文书》:“今条约烦细,又迫驱之以向敌,人颇失望。” 明 冯惟敏 《不伏老》第一折:“既然将琴剑书箱安下了,不免到文场前面探消息,看条约,走一遭去。” ⒉ 用条文约束。 引 宋 欧阳修 《论雕印文字札子》:“臣伏见朝廷累有指挥,禁止雕印文字,非不严切;而近日雕板尤多,盖为不曾条约书铺贩卖之人。” 宋 李心传 《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建炎元年五月》:“詔文武臣僚,非疾病危篤及篤疾废疾不能任职者,毋得陈乞致仕。时士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协议 [ xié yì ] ⒈ 共同计议;协商。 英 agree on; ⒉ 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 英 agreement; accord; concord; 引证解释 ⒈ 共同计议;协商。 引 《隋书·律历志中》:“二人协议,共短 孝孙。”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弼(富弼 )与 韩琦 协议,制以三年为率,不得復有干请。” 田汉 《卢沟桥》第四幕:“军长为着保持和平,还是委屈求全跟敌人协议,彼此撤兵。” ⒉ 统一意见。 引 宋 崔公度 《感山赋》:“同德一心,齐力协议。” ⒊ 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 引 《新华文摘》1981年第8期:“根据协议,停战线将以……实际控制线来划。” ⒋ 泛指双方经协商取得的一致意见。 引 《人民文学》1981年第8期:“她从知青点参军后,和父亲达成过协议,对自己的出身绝对保密。”
意思解释:合同 (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民事关系的协议)合同是当事人或当事双方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广义合同指所有法律部门中确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狭义合同指一切民事合同。还有最狭义合同仅指民事合同中的债权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5条: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其他法律的规定。 合同(Contract),又称为契约、协议,是平等的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是当事人协商一致的产物,是两个
意思解释:协议 (汉语词汇)协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é yì,意思是共同计议,协商;经过的文件。《隋书·律历志中》等均有相关记载。 基本解释 协议 xiy (1)[agreeon]∶共同计议;协商 (2)[agreement;accord;concord]∶经过谈判、协商而制定的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文件 辞典解释 协议xiéyìㄒㄧㄝˊㄧˋ 共同商议。宋.崔公度〈感山赋〉:「同德一心,齐力协议。」也作「协商」。 近义词 协定 2.和议 经过谈判、协商后所决议共同遵守的约定。 如:「这个方案几经磋商,终于达成协议 。」 网络解释 协议(汉语词汇) 协议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xiéyì,意思是共同计议,协商;经过的文件。《隋书·律历志中》等均有相关记载。
意思解释:条约 条约,是指确定缔约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任何协议,它可以有不同的名称。狭义上的条约则是指以条约为名称的、有关政治、经济、法律等重要问题的、有效期较长的国际协议。例如,1996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条约》1967年《关于各国探索和利用包括月球和其他天体在内外层空间活动的原则条约》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领事条约》等。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签订的,确定签约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包括公约、协定、换文、联合宣言、宪章等。由两个国家签订的条约称“双边条约”;三个或三个以上国家签订的条约称“多边条约”。条约一般具有时间性,如果期满不再续签即失效。 基本解释 条约 tioyuē [treaty;pact]由授权代表正式签字、得到国家合法权威批准的在两个或更多的政府当局
意思解释:公约 公约,是指用来称呼在国际组织主持下或国际会议上通过的关于某一个专门领域的规则的多边条约。例如,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1969年《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等。 各个国家、部门、人员之间的一个共同遵守的约定,一般是大家就有关国家、部门、人员之间的利益问题进行公开讨论达成一致的意见,并且同意遵守的一个规定。 公约是参与制定的单位和个人共同信守的行为规范,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促进安定团结、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基本解释 公约 gōngyuē (1)[pact;convention] (2)机关、团体或街道居民内部拟定的供共同遵守的章程 卫生公约 (3)两个以上国家商量涉及他们共同事务的规定(如有关邮资、版权或战争行动) 版权公约 万国邮政公约 辞典解释 公约gōngyuēㄍㄨㄥㄩㄝ 多数国
意思解释:契约 (概念) 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形式有精神契约和文字合同契约,对象多样,可以是:生意伙伴、挚友、爱人、国家、世界、全人类,以及对自己的契约等,可以用“文字合同”来约定,可以用“语言”来约定,还可以是“无言”的契约。 基本解释 契约 qyuē [contract;agreement]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 辞典解释 契约qìyuēㄑㄧˋㄩㄝ 二人以上同意的事项,依据法律习惯,彼此商订互相遵守的条件,而以文字为凭据者。 近义词 条约,公约,合同,协定也称为「契据」。 网络解释 契约(概念) 契约,最初是指双方或多方共同协议订立的有关买卖、抵押、租赁等关系的文书,可以理解为“守信用”。形式有精神契约和文字合同契约,对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