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公子 [ gōng zǐ ] ⒈ 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例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英 son of a high official;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称诸侯之庶子,以别于世子,亦泛称诸侯之子。 引 《仪礼·丧服》:“公子为其母,练冠,麻,麻衣縓缘。” 郑玄 注:“公子,君之庶子也。” 《礼记·服问》:“传曰,有从轻从重,公子之妻,为其皇姑。” 孔颖达 疏:“公子谓诸侯之妾子也。” 《礼记·玉藻》:“公子曰臣孽。” 郑玄 注:“适而传世曰世子,餘则但称公子而已。” 《诗·豳风·七月》:“殆及公子同归。” 孔颖达 疏:“诸侯之子称公子。” 唐 韩愈 《答吕毉山人书》:“夫 信陵 战国 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⒉ 诸侯之女亦称公子。 引 《公羊传·庄公元年
意思解释:公子 公子,中国古代一种对别人的称谓。敬辞,多用于男性,现代汉语不常用。 1.先秦称诸侯的儿子为公子,女儿亦称女公子。 《仪礼·丧服》:“诸侯之子称公子。” 《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谓女公子也。” 2.后来泛指读书的文化人或豪门士族的年轻男子,是一种尊称。 3.用于称呼别人的儿子(称呼别人女儿亦可为女公子),现在已不常用。 基本解释 公子 gōngzǐ [sonofahighofficial]古代称诸侯的儿子或女儿,后来称豪门世家的儿子,也用来尊称别人的儿子 大公子 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史记魏公子列传》 辞典解释 公子gōngzǐㄍㄨㄥㄗˇ 古代称诸侯的孩子。 《诗经.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 尊称他人的孩子。 《儒林外史.第八回》:「这二位乃是娄中堂的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