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名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遗书 [ yí shū ] ⒈ 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书名) 英 posthumous work of an author; ⒉ 死者临死前留下的书信。 例 生前没有留下遗书。 英 letter or note left by one immediately before death; 引证解释 ⒈ 指前人的遗著、遗作。 引 《书序》:“《春秋左氏传》曰:楚 左史 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风操》:“《礼经》:父之遗书,母之杯圈,感其手口之泽,不忍读用。” 清 王夫之 《文学膴原氏墓志铭》:“又四月而忘,哭抱遗书,授余为订定而传之。” ⒉ 指前人的藏书。 引 清 昭槤 《啸亭杂录·昌龄藏书》:“今日其家式微,其遗书多为余所购。” ⒊ 指散佚的书。 引 《汉书·艺文志》:“至 成帝 时,以书颇散亡,使謁者 陈农 求遗书於天下。” 清 陈康祺 《郎
意思解释:遗书 (词语概念)遗书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yí shū,指历史上多种用法。现代汉语一般指死后才公开的书信。见《汉书·艺文志》:“使谒者陈龙求遗书于天下。” 基本解释 遗书 yshū (1)[posthumousworkofanauthor]∶前人留下而由后人制印的著作(多用做书名) (2)[letterornoteleftbyoneimmediatelybeforedeath]∶死者临死前留下的书信 生前没有留下遗书 辞典解释 遗书yíshūㄧˊㄕㄨ 前代散逸的书。 《汉书.卷三○.艺文志》:「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前人遗著,由后人替他刊行的,称为「遗书」。如船山遗书、章氏遗书。 死者所遗留的文字。 《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公瑾有王佐之才,今忽短命而死,孤何赖哉?既遗书特荐子敬,孤敢不从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三》:「将及危急之际,写下遗书二纸,将一纸付与鲁氏。」
意思解释:遗言 (汉语词语)遗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临终的话。 基本解释 遗言 yyn (1)[wordsofthedeceased]∶死者生前留下来的话;遗嘱 忠烈遗言。清全祖望《梅花岭记》 (2)[teachingsofmenofvirtue]∶指前贤的遗训 辞典解释 遗言yíyánㄧˊㄧㄢˊ 人在临终前所遗留的言辞。 《薛仁贵征辽事略》:「怀玉曰:『父死有遗言,臣当战之。』」 《儒林外史.第一回》:「我儿可听我的遗言,将来娶妻生子,守著我的坟墓,不要出去做官。」 也称为「遗嘱」。 网络解释 遗言(汉语词语) 遗言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临终的话。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