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土壤 [ tǔ rǎng ] ⒈ 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有养分,能生长植物。 英 soil; 引证解释 ⒈ 泥土;土地。 引 《淮南子·说林训》:“土壤布在田,能者以为富。” 《后汉书·公孙述传》:“蜀 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 李贤 注:“无块曰壤。” 宋 苏舜钦 《昇阳殿故址》诗:“瓦砾虽费犁,土壤颇肥衍。” ⒉ 封地;领土。 引 《史记·孔子世家》:“今 孔子 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 楚 之福也。” 《资治通鉴·晋恭帝元熙元年》:“魏 与我风俗略同,土壤邻接,自 统万 距 魏 境裁百餘里。” 唐 无名氏 《灵应传》:“朝廷以西陲陷虏,芜没者三十餘州。将议举戈,復其土壤。” ⒊ 指乡里。 引 《汉书·孙宝传》:“文(侯文 )曰:‘我与 穉季 幸同土壤,素无睚眥,顾受将命,分当相直。’”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天下士大
意思解释:土壤 (地表物质层)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 基本解释 土壤 tǔrǎng [soil]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有养分,能生长植物 辞典解释 土壤tǔrǎngㄊㄨˇㄖㄤˇ 土地。 《史记.卷四七.孔子世家》:「今孔兵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