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午时 [ wǔ shí ] ⒈ 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旧式计时法。 英 the period of the day from 11 a.m.to 1 p.m.; 引证解释 ⒈ 古代计时法将一天一夜分为十二时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为午时。亦泛指中午前后。 引 唐 白居易 《昼寝》诗:“不作午时眠,日长安可度?” 《儿女英雄传》第三一回:“这一个可着了我一药箭,只要到午时,他这条命,可就交代了。” ⒉ 半夜。 引 宋 王禹偁 《中秋月》诗:“何处见清辉,登楼正午时。” 国语辞典 午时 [ wǔ shí ] ⒈ 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 引 唐·白居易〈昼寝〉诗:「不作午时眠,长日安可度?」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三姑娘饿了八日,在今日午时去世了。」 近 正午
意思解释:正午 《正午》是由美国克莱默斯坦利电影制作,联美影业发行的85分钟西部影片。该片由弗雷德·金尼曼导演,卡尔·福尔曼编剧,加里·库珀、格蕾丝·凯利、托马斯·米切尔、劳埃德·布里奇斯、凯蒂·乔拉杜等主演,于1952年7月7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讲述了一名小镇警长在无法寻得助手之下,只身对抗四个前来报仇恶徒的故事 正午 (汉语词语)正午,指中午十二点钟左右,出自《夏日途中》。 基本解释 正午 zhngwǔ [highnoon]中午十二点 辞典解释 正午zhèngwǔㄓㄥˋㄨˇ 中午十二点钟。 唐.李廓〈夏日途中〉诗:「树夹炎风路,行人正午稀。」 《文明小史.第一六回》:「一天到晚,只吃两顿饭,每日正午一顿饭,黑天七点钟一顿。」 近义词 中午,午时 英语midday,noon,noonday 德语Mittag(S),Mittagszeit(S) 法语midi 网络解释 正午 《正午》是由美国克莱默斯坦
意思解释:午时 (时辰)午时即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上午11时正至下午 1 时正)。而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如宋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这时候太阳最猛烈,相传这时阳气达到极限,阴气将会产生,而马是阴类动物。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基本解释 午时 wǔsh [theperiodofthedayfrom11a.m.to1p.m.]指上午十一点至下午一点,为旧式计时法 辞典解释 午时wǔshíㄨˇㄕˊ 旧称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一点的时段为午时。后指中午十二时左右。 唐.白居易〈昼寝〉诗:「不作午时眠,长日安可度?」 《儒林外史.第四八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