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县长 县令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县令 [ xiàn lìng ] ⒈ 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 例 今之县令。——《韩非子·五蠹》 会县令摄篆。——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县令遣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英 county magistrate; 引证解释 ⒈ 高名令闻。 引 《庄子·外物》:“饰小説以干县令,其於大达亦远矣。” 成玄英 疏:“县,高也。夫修饰小行,矜持言説,以求高名令问者,必不能大通於至道。” ⒉ 一县之行政长官。 周 有县正,掌县之政令。 春秋 时县邑之长称宰、尹、公、大夫,其职同。 秦 汉 县万户以上者称令,不及万户者称长。 晋 隋 因之。 唐 时县置令,县有赤、畿、望、紧、上、中、下七等,不分令长。 宋 因 唐 制,其京朝官任县令职者,称知某县事。 元 县置达鲁花赤,以县尹为副。 明 清 称知县。辛亥革命后改为县知事。后称县长。 引 《韩非子
意思解释:县令 县令:官名,读音xiàn lìng。指的是一县之长。县令之名,起于战国。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程凤金、狄仁杰、秦锡琈等。 基本解释 县令 xinlng [countymagistrate]官名,旧时一县的行政长官 今之县令。《韩非子五蠹》 会县令摄篆。清邵长蘅《青门剩稿》 县令遣媒。《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辞典解释 县令xiànlìngㄒㄧㄢˋㄌㄧㄥˋ 职官名。古代负责管理一县的长官。历代的名称略有不同,周代称为「县正」,春秋时称为「县宰」,秦汉时,县万户以称为「县令」,不及万户者称为「县长」,明清置「知县」,民初称为「县知事」,今则称为「县长」。 近义词 县长,邑宰 网络解释 县令 县令:官名,读音xiànlìng。指的是一县之长。县令之名,起于战国。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程凤金、狄仁杰、秦锡琈等。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