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bù duàn rú dài 注音 ㄅㄨˋ ㄉㄨㄢˋ ㄖㄨˊ ㄉㄞˋ 解释 犹不绝如缕。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出处 《新唐书 韩愈传赞》:“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事物或情绪等。 感情 不断如带是中性词。 繁体 不斷如帶 近义 不绝如缕
意思解释:拼音 bù jué rú xian 注音 ㄅㄨˋ ㄐㄩㄝˊ ㄖㄨˊ ˙ㄒ一ㄢ 解释 绝:断。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要断掉的线一样;也形容声音思绪微弱。 出处 《公羊传 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何休注:“线,缝帛缕,以喻微也。” 例子 降及孝成,复加恤问,稍益衰弱,不绝如线。《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声音、书信、情绪等。 感情 不绝如线是中性词。 繁体 不絶如綫 近义 岌岌可危、危如累卵 反义 牢不可破、安如泰山 英语 hang by a single thread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不绝如线 [ bù jué rú xiàn ] ⒈ 亦作“不绝如缕”。形容局势危急,像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形容声音或思绪微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不绝如缕”。 形容局势危急,象差点儿就要断掉的线一样。 引 《公羊传·僖公四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絶若綫。” 何休 注:“綫,缝帛缕,以喻微也。” 《淮南子·要略训》:“齐桓公 之时,天子卑弱,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伐中国,中国之不絶如綫。” 《清史稿·礼志三》:“洎 朱温 以下,或起寇窃,或为叛臣,五十餘年,国统不絶如綫。” ⒉ 形容子孙衰落或后继者稀少。 引 《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降及 孝成,復加卹问,稍益衰弱,不絶如綫。” 唐 柳宗元 《寄许京兆孟容书》:“荒隅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世亦不肯与罪大者亲昵。以是嗣续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不断如带 [ bù duàn rú dài ] ⒈ 犹不绝如缕。 引证解释 ⒈ 犹不绝如缕。 引 《新唐书·韩愈传赞》:“自 晋 汔 隋,老 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