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tuì bì sān shè 注音 ㄊㄨㄟˋ ㄅ一ˋ ㄙㄢ ㄕㄜˋ 解释 后退九十里。比喻为避免冲突;向对方作出回避或让步。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例子 我说姊姊不过,只得退避三舍了。(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二回) 正音 “舍”,不能读作“shě”。 辨形 “避”,不能写作“蔽”。 用法 补充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谜语 一再让住房 感情 退避三舍是贬义词。 繁体 退避三捨 近义 委曲求全 反义 针锋相对、锋芒毕露 英语 give one a wide berth 俄语 отступать назад(уступать) 日语 三舎(さんしゃ)を退ける,譲歩(じょうほ)して人と争(あらそ)うのを避ける例え 德语 jm aus dem Weg gehen,um einen Konflikt zu vermeiden
意思解释:拼音 bì jūn sān shě 注音 ㄅ一ˋ ㄐㄨㄣ ㄙㄢ ㄕㄜˇ 解释 舍:古代计量单位,1舍=30里。指退让和回避。 出处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三年》:“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例子 放子一头嗟我老,避君三舍与之平。宋·刘克庄《题蔡炷主簿诗卷》诗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退让。 感情 避君三舍是中性词。 繁体 避君三捨 近义 退避三舍 反义 针锋相对
意思解释:动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避君三舍 [ bì jūn sān shè ] ⒈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飨之,曰:'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又《僖公二十八年》:“子犯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楚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之,所以报也。'”杜预注:“一舍,三十里。初,楚子云:'若反国何以报我?'故以退三舍为报。”后以“避君三舍”、“避军三舍”指退让和回避。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避三舍”。 引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楚子 饗之,曰:‘公子若反 晋国,则何以报不穀?’……﹝ 重耳 ﹞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 晋国,晋 楚 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 又《僖公二十八年》:“子犯 曰;‘师直为壮,曲为老,岂在久乎?微 楚 之惠不及此,退三舍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避三舍 [ bì sān shè ] ⒈ 亦作“避君三舍”。 引证解释 ⒈ 见“避君三舍”。
意思解释:亦作"避君三舍"。 基本解释 亦作"避君三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