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后称才能平常的人。 国语辞典 百里之才 [ bǎi lǐ zhī cái ] ⒈ 才能足以治理一个县邑的人。 引 《三国演义·第五七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
意思解释:拼音 bǎi lǐ zhī cái 注音 ㄅㄞˇ ㄌ一ˇ ㄓ ㄘㄞˊ 解释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出处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7回:“庞士元非百里之才。” 用法 作宾语;称才能平常的人。 感情 百里之才是中性词。 繁体 百裏之才 近义 百里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百里 [ bǎi lǐ ] ⒈ 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⒉ 古时诸侯封地范围。《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看“百里之命”。 ⒊ 亦谓地小。 ⒋ 古时一县所辖之地。因以为县的代称。 ⒌ 借指县令。 ⒍ 宝剑名。 ⒎ 复姓。春秋秦有百里奚。见《孟子·万章上》。 引证解释 ⒈ 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引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貽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
意思解释:百里 百里:复姓·百里 百里:汉语词语 百里 (汉语词语)bǎi lǐ (1).一百里。谓距离甚远。 《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诗·大雅·桑柔》:“维此圣人,瞻言百里。”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 宋 苏轼 《明君可与为忠言赋》:“心苟无邪,既坐瞻於百里;人思其效,将或锡之十朋。”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二》:“乃知天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有收目前之效而贻后日之忧者,始服 永公 ‘熟虑其后’一言,真‘瞻言百里’也。” (2).古时诸侯封地范围。 《孟子·万章下》:“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后用以称诸侯国。参见“ 百里之命 ”。 (3).亦谓地小。 《孟子·公孙丑上》:“然而 文王 ( 周文王 )犹方百里起,是以难也。” 《荀子·仲尼》:“故善用之,则百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