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bù shí zhōu sù 注音 ㄅㄨˋ ㄕˊ ㄓㄡ ㄙㄨˋ 解释 粟:小米,泛指粮食。原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指清白守节 出处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例子 这是沿路讨来的残饭,因为两人曾经议定“不食周粟”,只好进了首阳山之后开始实行。(鲁迅《故事新编 采薇》) 用法 作谓语、定语;指人有骨气。 谜语 最可笑的绝食 感情 不食周粟是中性词。 反义 卑躬屈膝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不食周粟 [ bù shí zhōu sù ] ⒈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后以“不食周粟”谓清白守节。 引证解释 ⒈ 后以“不食周粟”谓清白守节。 引 《史记·伯夷列传》:“武王 已平 殷 乱,天下宗 周,而 伯夷、叔齐 耻之,义不食 周 粟,隐於 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七:“这四年里,我受了多少苦,完全为不食周粟!积极的,我没作出任何事来;消极的,我可是保持住了个人的清白!” 国语辞典 不食周粟 [ bù shí zhōu sù ] ⒈ 不吃周朝的食物。 引 《史记·卷六一·伯夷传》:「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后汉书·卷五八·傅燮传》:「且殷纣之暴,伯夷不食周粟而死,仲尼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