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吹毛求瑕 [ chuī máo qiú xiá ] ⒈ 同“吹毛求疵”。 引证解释 ⒈ 同“吹毛求疵”。 引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南齐书·竟陵王子良传》:“﹝市司﹞吹毛求瑕,廉察相继,被以小罪,责以重备。”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制科》:“今员外吹毛求瑕,务在駮放。” 国语辞典 吹毛求瑕 [ chuī máo qiú xiá ] ⒈ 比喻刻意挑剔过失或缺点。参见「吹毛求疵」条。 引 《三国志·卷五二·吴书·步骘传》:「伏闻诸典校擿抉细微,吹毛求瑕,重案深诬。」 《南齐书·卷四〇·武十七王传·竟陵文宣王子良传》:「租估过刻,吹毛求瑕,廉察相继,被以小罪。」
意思解释:拼音 chuī máo qiú xiá 注音 ㄔㄨㄟ ㄇㄠˊ ㄑ一ㄡˊ ㄒ一ㄚˊ 解释 同“吹毛求疵”。 出处 《三国志·吴志·步骘传》:“擿抉细微,吹毛求瑕。” 例子 今员外吹毛求瑕,务在驳放。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制科》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感情 吹毛求瑕是贬义词。 繁体 吹毛裘瑕 近义 吹毛求疵 英语 find quarrel in a straw
意思解释:拼音 chuī máo qiú bān 注音 ㄔㄨㄟ ㄇㄠˊ ㄑ一ㄡˊ ㄅㄢ 解释 求:寻找;瘢:疤痕。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别人的毛病、缺点,寻找差错。 出处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79回:“凡遇院中公牍,送府用印,孔辄吹毛求瘢,见有瑕疵可指,当即驳还。”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指故意挑剔。 感情 吹毛求瘢是贬义词。 繁体 吹毛裘瘢 近义 吹毛索瘢 英语 blow aside the fur to seek for faults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