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地头蛇 [ dì tóu shé ] ⒈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现在也用来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英 local bully (villain); 引证解释 ⒈ 指当地的强横无赖、欺压人民的坏人。 引 《西游记》第四五回:“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清 李渔 《玉搔头·篾哄》:“恶龙不敌地头蛇,古语从来道不差。” 茅盾 《子夜》四:“有‘土’斯有‘财’,便也有‘实力’;老地头蛇的 曾沧海 岂有不知道?” 国语辞典 地头蛇 [ dì tóu shé ] ⒈ 地方上蛮横无理的人。 引 《西游记·第四五回》:「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先生先去,必须对君前讲开。」 《醒世恒言·卷七·钱秀才错占凤凰俦》:「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⒉ 熟悉地方、事物的人。 例 如:「你初来乍到,不妨请他这个地头蛇当你的向导,保证不虚此行。」
意思解释:拼音 è lóng bù dòu dì tóu shé 注音 ㄜˋ ㄌㄨㄥˊ ㄅㄨˋ ㄉㄡˋ ㄉ一ˋ ㄊㄡˊ ㄕㄜˊ 解释 地头蛇:比喻称霸一方的人。比喻外来者尽管很厉害,也斗不过本地的恶势力。 出处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 恶龙不斗地头蛇是中性词。 繁体 惡龍不鬥地頭虵 近义 强龙不压地头蛇、恶龙不斗当方蛇 英语 Even a ferocious dragon will be no match for the snake in its old haunts.
意思解释:拼音 qiáng lóng bù yā dì tóu shé 注音 ㄑ一ㄤˊ ㄌㄨㄥˊ ㄅㄨˋ 一ㄚ ㄉ一ˋ ㄊㄡˊ ㄕㄜˊ 解释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出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例子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4章:“有什么话说呢?这就叫强龙不压地头蛇!”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感情 强龙不压地头蛇是中性词。 繁体 強龍不壓地頭虵 近义 恶龙不斗地头蛇 反义 针锋相对 英语 One with great power cannot defeat a local villain.
意思解释:拼音 dì tóu shé 注音 ㄉ一ˋ ㄊㄡˊ ㄕㄜˊ 解释 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大官人休说满话!常言道:恶龙不斗地头蛇。”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6章:“这可不是在原西,咱们是外来户,怎么敢和这里的地头蛇打斗呢?”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 地头蛇是中性词。 繁体 地頭虵 反义 外来户 英语 local villain(cock on his own dunghill) 日语 地元のボス 法语 despote qui exploite la localité
意思解释:拼音 tǔ huáng dì 注音 ㄊㄨˇ ㄏㄨㄤˊ ㄉ一ˋ 解释 指盘踞一方有势力的人物。 出处 孙力《都市风流》第16章:“他是乡里的土皇帝,你是这里的县太爷。” 例子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6章:“他一个人在石圪节,当个‘土皇帝’,倒也满足了他的虚荣心。”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感情 土皇帝是贬义词。 近义 地头蛇、土霸王 英语 local despot 俄语 вождь местного масштáба(царёк) 德语 ǒrtlicher Tyrann
意思解释:强 字组词 龙 字组词 不 字组词 压 字组词 地 字组词 头 字组词 蛇 字组词
意思解释:名词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地头,地头儿 [ dì tóu,dì tóu ér ] ⒈ 田地的边缘。 例 小伙子们围坐在地头上。 英 edge of a field; ⒉ 〈方〉:当地;本地。 例 他初来乍到,地头儿生。 英 this place or area; ⒊ 〈方〉:终点;目的地。 例 这列车怎么还不到地头儿? 英 destination; ⒋ 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英 lower margin (of a page); 引证解释 ⒈ 田地的两头。 引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种红蓝花栀子》:“但驾车地头,每旦当有小儿僮女,十百餘羣,自来分摘。” 《红楼梦》第三九回:“天天都是在那地头上做歇马凉亭,什么奇奇怪怪的事不见呢!”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夏天耪地,又热又累,到地头上谁也不愿动了。” ⒉ 当地;本地。 引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七:“家丁原是地头人,多曾认得 柯陈 家里的,一径将帖儿进去报了。” ⒊ 处所;地方。 引 宋 欧阳修 《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皇帝 [ huáng dì ] ⒈ 君主制国家——帝国(如古罗马帝国、中华帝国)的君主或统治者。在中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例 皇帝盛明。——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皇帝行宫。——清·姚鼐《登泰山记》 英 emperor; ⒉ 古:天帝,上帝。 英 God; 引证解释 ⒈ 古时对前代帝王的尊称。 引 《书·吕刑》:“皇帝哀矜庶戮之不辜。” 《书·吕刑》:“皇帝清问下民,鰥寡有辞于 苗。” ⒉ 三皇五帝的省称。一本作“黄帝”。 引 《庄子·齐物论》:“是皇帝之所听荧也,而 丘 也何足以知之。” 成玄英 疏:“虽復三皇五帝,乃是圣人,而詮辩至理,不尽其妙。听荧至竟,疑惑不明。” 一说,即 黄帝。陆德明 释文:“皇帝,本又作 黄帝。” 郭庆藩 集释引 卢文弨 曰:“皇、黄通用,今本作‘黄帝’。”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昔 皇帝 使 伶
意思解释:皇帝 (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称号)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基本解释 皇帝 hungd (1)[emperor]∶君主制国家帝国(如古罗马帝国、中华帝国)的君主或统治者。在中国皇帝的称号始于秦始皇 皇帝盛明。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 皇帝行宫。
意思解释:地头 地头是日本镰仓幕府(公元1192—1333年)和室町幕府 (公元1336—1573年) 时期管理庄园的官职。平安末期已有此称,指开拓土地的地主。1185年源赖朝 (公元1147—1199年) 奏请正式设置,遂成为制度。任免权属于幕府,有管理土地、征收年贡、维持治安并一度兼收兵粮米的责权。原从庄园主分取部分年贡。后改为只向庄园主交付定额年贡,侵夺庄园主利益。从南北朝 (公元1336—1392年) 起,显著领主化,并逐渐成为有力守护的家臣。 基本解释 地头,地头儿 dtu,dtur (1)[edgeofafield]∶田地的边缘 小伙子们围坐在地头上 (2)[thisplaceorarea]〈方〉∶当地;本地 他初来乍到,地头儿生 (3)[destination]〈方〉∶终点;目的地 这列车怎么还不到地头儿? (4)[lowermargin(ofapage)]∶书页下端的空白处 辞典解释 地头dìtóuㄉㄧˋㄊㄡˊ 唐有青苗地头钱,是当时的一种税法。 《新唐书.卷五一.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