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⒈ 抗:对等相当,也作“伉”。原意为宾主分处庭院两边,相对设礼,以平等之礼相待。后喻指平起平坐,相互对立。 例 偏据一偶,分庭抗礼。 英 stand up to sb.as an equal; act independently and defiantly; make rival claims as an equal; match one's wits; treat sb. as an equal;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分庭伉礼”。 ⒉ 以平等之礼节相见。古代宾主相见时,主人站在庭院的东边,客人站在西边,相对行礼,以示平等。 引 《庄子·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史记·货殖列传》:“﹝ 子贡 ﹞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 宋 程大昌 《演繁露·东乡》:“《曲礼》説曰:‘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则是客与主人敌礼者,即居西对东,以与主人匹,所谓分庭抗礼者也。” 《儒林外史
意思解释:拼音 fēn tíng kàng lǐ 注音 ㄈㄣ ㄊ一ㄥˊ ㄎㄤˋ ㄌ一ˇ 解释 庭:庭院;抗:对等;相当;抗礼:行平等的礼。古时宾客和主人相见;分别站在庭院两边相对行礼;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对方以平等或对等的关系相处;不分上下。有时比喻互相对立或搞分裂、闹独立。 出处 庄周《庄子 渔父》:“万乘之主,千乘之君,见夫子未尝不分庭伉礼。” 例子 知县此番便和他分庭抗礼,留着吃了饭,叫他拜做老师。(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正音 “分”,不能读作“fèn”。 辨形 “庭”,不能写作“廷”。 辨析 分庭抗礼和“平起平坐”。都有地位平等的意思。不同在于:①“平起平坐”含有“权力相等”的意思;分庭抗礼没有。分庭抗礼仅用于双方;“平起平坐”多用于双方;有时也可用于多方。分庭抗礼比喻互相对立或争权;“平起平坐”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