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溺:落水。帮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救助别人的急难。 国语辞典 扶危拯溺 [ fú wéi zhěng nì ] ⒈ 比喻救助别人的急难。 引 唐·崔祐甫〈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常州之义,笃于朋友,用之有恒,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意思解释:拼音 fú wēi zhěng nì 注音 ㄈㄨˊ ㄨㄟ ㄓㄥˇ ㄋ一ˋ 解释 溺:落水。扶助危难者,救起落水者。比喻尽力救助别人的危难。 出处 唐·崔佑甫《唐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常州之义笃于友,用之有常,行之可久,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世。 感情 扶危拯溺是中性词。 近义 救民水火 反义 落井下石
意思解释:拼音 jiù mín yú shuǐ huǒ 注音 ㄐ一ㄡˋ ㄇ一ㄣˊ ㄩˊ ㄕㄨㄟˇ ㄏㄨㄛˇ 解释 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 “救民于水火之中,取其残而已矣。” 例子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若二位兄长皆救民于水火,出去谋为一番,弟现有千余人,屯扎在高鸡泊,专望驾临动手。”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形容灾难深重。 感情 救民于水火是中性词。 繁体 捄民于水火 近义 救民水火 英语 lift the masses from woe
意思解释:拼音 jiù shì jì mín 注音 ㄐ一ㄡˋ ㄕˋ ㄐ一ˋ ㄇ一ㄣˊ 解释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出处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八回:“尧、舜、禹、汤、周、孔,时刻以救民济世为心。”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救世济民是中性词。 繁体 捄丗濟民 近义 救民济世
意思解释:拼音 zhěng nì jiù fén 注音 ㄓㄥˇ ㄋ一ˋ ㄐ一ㄡˋ ㄈㄣˊ 解释 溺:落水者;焚:被困在火中的人。比喻救人于危难之中。 出处 汉·王充《论衡·自纪》:“救火拯溺,义不得好;辩论是非,言不得巧。” 例子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5回:“虽固是冷老先生拯溺救焚,要皆老太太同令媳太太垂青格外。”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感情 拯溺救焚是中性词。 近义 救民水火 反义 落井下石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挽救天下,拯济百姓。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救:拯救;水火:比喻灾难。把人民从深重的灾难中拯救出来。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