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jiá shàng sān háo 注音 ㄐ一ㄚˊ ㄕㄤˋ ㄙㄢ ㄏㄠˊ 解释 同“颊上三毛”。 出处 清·张岱《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晴中一画。” 例子 清·史震林《西清散记》第一卷:“颊上三毫,匪遂正相,而神以传也。” 用法 作宾语;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感情 颊上三毫是中性词。 繁体 頰上三毫 近义 颊上三毛
意思解释:拼音 jiá shàng tiān háo 注音 ㄐ一ㄚˊ ㄕㄤˋ ㄊ一ㄢ ㄏㄠˊ 解释 颊:面颊;毫:毫毛。给人画像时在脸上添上几根毫毛。比喻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采。 出处 《晋书 顾恺之传》:“尝图裴楷橡,颊上夹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感情 颊上添毫是中性词。 繁体 頰上添毫 近义 颊上三毛 英语 add the punch line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颊上三毫 [ jiá shàng sān háo ] ⒈ 同“颊上三毛”。 引证解释 ⒈ 同“颊上三毛”。 引 清 张岱 《石匮书自序》:“至其论赞,则淡淡数语,非颊上三毫,则睛中一画。” 清 史震林 《西清散记》卷一:“幼闻故老传先生( 史湘浦 )軼事,可异焉。颊上三毫,匪遂正相,而神以传也。”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⒈ 颊:面颊;毫:毫毛。给人画像时在脸上添上几根毫毛。比喻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采。 国语辞典 颊上添毫 [ jiá shàng tiān háo ] ⒈ 晋代画家顾恺之画裴楷像时,在颊上添上毫毛,观者更觉生动活泼的故事。典出《晋书·卷九二·文苑传·顾恺之传》。后来比喻文章一经点缀或润饰,则更为生动传神。 例 如:「拙作荷承点饰,颊上添毫,倍增光彩。」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