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míng gǔ ér gōng 注音 ㄇ一ㄥˊ ㄍㄨˇ ㄦˊ ㄍㄨㄥ 解释 大张旗鼓地加以讨伐。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例子 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郭沫若《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 正音 “而”,不能读作“ěr”。 辨形 “攻”,不能写作“功”。 辨析 鸣鼓而攻与“偃旗息鼓”有别:鸣鼓而攻含有公开地进行某项工作的意思;“偃旗息鼓”则含有不声不响地停止行动的意思。 用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感情 鸣鼓而攻是褒义词。 繁体 鳴皷而攻 近义 兴师问罪 英语 convict and denounce in public
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鸣鼓而攻 [ míng gǔ ér gōng ] ⒈ 语出《论语·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后以“鸣鼓而攻”形容公开宣布罪状,加以声讨。 引证解释 ⒈ 亦省作“鸣攻”。 引 语出《论语·先进》:“季氏 富於 周公,而 求 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先生须索鸣鼓而攻,免使得罪圣门名教。” 《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他们竟自闭门不出,还道我不是安分之徒,竟大家‘鸣鼓而攻’起来。” 郭沫若 《沸羹集·新文艺的使命》:“作家以他的文笔活动来动员大众,努力实际工作,而竟目之为‘从政’,不惜鸣鼓而攻,这倒不仅是一种曲解,简直是一种诬蔑!” 唐 杜牧 《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仗义悬无敌,鸣攻故有辞。” 国语辞典 鸣鼓而攻 [ mí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