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拼音 wǎng kǒu jiáo shé 注音 ㄨㄤˇ ㄎㄡˇ ㄐ一ㄠˊ ㄕㄜˊ 解释 见“枉口拔舌”。 出处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9卷:“我把你这枉口嚼舌的,不要慌!” 例子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2回:“见鬼的小王八羔子!这一定是狄家小陈子的枉口嚼舌。” 用法 作谓语、宾语;多指造谣生事。 感情 枉口嚼舌是中性词。 近义 枉口拔舌、枉口诳舌 英语 wag one's tongue too freely
意思解释:拼音 wǎng kǒu kuáng shé 注音 ㄨㄤˇ ㄎㄡˇ ㄎㄨㄤˊ ㄕㄜˊ 解释 见“枉口拔舌”。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7回:“那张氏穿针儿枉口诳舌,陷害无辜。” 用法 作谓语、宾语;多指造谣生事。 感情 枉口诳舌是贬义词。 繁体 枉口誑舌 近义 枉口拔舌、枉口嚼舌 英语 talk without truth
意思解释:拼音 xìn kǒu cí huáng 注音 ㄒ一ㄣˋ ㄎㄡˇ ㄘˊ ㄏㄨㄤˊ 解释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出处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例子 如果孙俊英按事实讲也没有什么,但是她加油添醋,信口雌黄,凭空捏造,极尽诬蔑挑拨之能事。(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正音 “雌”,不能读作“chí”。 辨形 “信”,不能写作“顺”。 辨析 信口雌黄和“信口开河”;都有“随口乱说”的意思。信口雌黄多指妄加评论、随意诬蔑乃至制造谰言;带有歪曲和捏造事实的意思;语义比“信口开河”更重;“信口开河”有时含有说话漫无边际的意思;可用于他
意思解释:动词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