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词语解释 插科打诨 [ chā kē dǎ hùn ] ⒈ 指戏曲演员在表演中插入一些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来引人发笑。泛指不庄重地开玩笑逗乐。 英 (of an actor) make impromptu comic gestures and remarks; 引证解释 ⒈ 以滑稽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引人发笑。 引 明 高明 《琵琶记·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諢,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下·科诨》:“插科打諢,填词之末技也。然欲雅俗同欢,智愚共赏,则当全在此处留神。” 陈毅 《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看戏 崖城,有小丑,演来出色。浑身活,插科打諢,满场怡悦。” ⒉ 泛指表演滑稽,开玩笑。 引 清 钱谦益 《大学士孙公行状》:“某不识忌讳,信口开闔,如説法道场,却插科打諢。”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聪明人’是不会碰钉子
意思解释:拼音 chā kē dǎ hùn 注音 ㄔㄚ ㄎㄜ ㄉㄚˇ ㄏㄨㄣˋ 解释 科:古代戏曲用语;插科:指剧中人的表情和动作;诨:戏谑;开玩笑;打诨:用诙谐的语言相戏谑。指演剧中插入一些滑稽幽默的动作和诙谐的语言逗引观众发笑。现也指在郑重场合中插入的戏谑动作或言语。也作“撒科打诨”、“搀科散诨”。 出处 明 高明《琵琶记 副末开场》:“休论插科打诨,也不寻宫数调,只看子孝与妻贤。” 例子 事情出了岔子的时候,插科打诨,轻松的把责任卸在别人头上。(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五) 正音 “诨”,不能读作“hún”。 辨形 “诨”,不能写作“浑”。 用法 联合式;作主语、谓语;泛指开玩笑逗乐。 感情 插科打诨是中性词。 繁体 挿科打諢 近义 打诨插科 英语 make all manner of quips and jokes 德语 Gags machen(nach (lustigen) Effekten haschen)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Copyright © 2020-2024 SEO学习论坛yanshi.heimaoxuexi.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12233号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tiangong2018
升级版镜像养站功能展示
2025年全新升级,绝非烂大街易K站那种!独家原创完美符合SEO要求。